关注微信公众号【苏木读物>】,书号:,继续阅读全文> 青春里的很多故事,都开始于某个被蝉鸣泡软的夏天,又在时光里慢慢酿成带着余温的回忆。这三十个故事,便是这样一段关于遇见、陪伴与成长的青春纪。 故事里有冒失的建筑系少年,有安静的中文系少女,有他们从图书馆的光斑里初见时的慌张,到香樟树下并肩而行的默契;有校园里的细碎暖光:篮球场上被晒烫的汽水,晚自习后共骑的单车,考试周亮到深夜的台灯,写在信纸上没封口的...
“他在画便利店的灯,”
某次她回来时,眼睛亮晶晶的,“说暖黄色的光适合画夜景。”
我靠在收银台旁,看着江澈低头画画的侧脸。
他的冲锋衣拉链总拉到一半,露出里面灰色的卫衣,头发比之前剪短了些,额前的碎发不再遮住眼睛。
阳光(哦不,是便利店的灯)落在他睫毛上,投下一小片阴影,确实没之前那么“冰”
了。
“你说,”
林溪戳戳我的胳膊,脸颊有点红,“他今天会不会问我借橡皮?我昨天特意买了块新的樱花橡皮。”
我刚想说“你想太多”
,就见江澈抬起头,朝林溪的方向扬了扬下巴:“林溪,有橡皮吗?”
林溪像被按了开关的弹簧,“腾”
地站起来,手忙脚乱地从围裙口袋里摸出橡皮,小跑着递过去。
递的时候没拿稳,橡皮掉在地上,滚到江澈脚边。
两人同时弯腰去捡,脑袋“咚”
地撞在一起。
“哎呀!”
林溪捂着额头直咧嘴。
江澈也揉着额头,却先抬头问她:“没事吧?”
林溪摇摇头,脸颊红得像煮熟的虾,捡起橡皮塞给他就跑,后背都透着“慌乱”
二字。
我在收银台后笑得直抖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【苏木读物>】,书号:,继续阅读全文> 青春里的很多故事,都开始于某个被蝉鸣泡软的夏天,又在时光里慢慢酿成带着余温的回忆。这三十个故事,便是这样一段关于遇见、陪伴与成长的青春纪。 故事里有冒失的建筑系少年,有安静的中文系少女,有他们从图书馆的光斑里初见时的慌张,到香樟树下并肩而行的默契;有校园里的细碎暖光:篮球场上被晒烫的汽水,晚自习后共骑的单车,考试周亮到深夜的台灯,写在信纸上没封口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