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微信公众号【苏木读物>】,书号:,继续阅读全文> 青春里的很多故事,都开始于某个被蝉鸣泡软的夏天,又在时光里慢慢酿成带着余温的回忆。这三十个故事,便是这样一段关于遇见、陪伴与成长的青春纪。 故事里有冒失的建筑系少年,有安静的中文系少女,有他们从图书馆的光斑里初见时的慌张,到香樟树下并肩而行的默契;有校园里的细碎暖光:篮球场上被晒烫的汽水,晚自习后共骑的单车,考试周亮到深夜的台灯,写在信纸上没封口的...
有些相遇,像夏天突如其来的雷阵雨,你没带伞,却甘愿淋湿。
大二那年的夏天来得格外早,五月刚过,空气就被晒得发烫。
校园里的香樟树把影子拉得老长,蝉鸣从树桠间滚下来,砸在发烫的水泥地上,溅起一片聒噪的热浪。
我抱着刚从食堂抢来的冰镇绿豆汤,踩着拖鞋往图书馆跑,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再晚点,三楼靠窗的老位置就要被人占了。
图书馆的空调总是开得很足,一进门就有股混合着旧书和冷气的味道扑面而来,把满身的热气瞬间浇灭。
我熟门熟路地往三楼走,楼梯转角处的饮水机“咕嘟咕嘟”
地冒着泡,几个低年级的学生抱着书匆匆经过,帆布鞋在水磨石地面上擦出轻响。
三楼靠窗的位置是我们仨的秘密基地。
苏晚喜欢那里的阳光,林一辰喜欢那里的苏晚,而我喜欢看他们俩明明在意却故作镇定的样子。
那天我到的时候,苏晚已经坐在老位置了。
她穿了条洗得发白的棉布裙子,裙摆上有细小的碎花,是去年夏天在学校跳蚤市场淘来的。
阳光从老式木窗斜斜地照进来,在她面前的桌子上切割出一块明亮的光斑,刚好落在她摊开的《小王子》上。
她手里捏着支HB铅笔,笔尖悬在扉页上方,手指纤细,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,透着淡淡的粉色。
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,把绿豆汤放在她手边。
她没抬头,睫毛在眼睑下方投出一小片阴影,像停着两只安静的蝴蝶,翅膀随着呼吸轻轻颤动。
“刚从食堂抢的,还冰着。”
我说着拉开椅子坐下,余光瞥见她扉页上已经画了个小小的狐狸,线条软乎乎的,尾巴翘得老高。
“谢啦。”
她终于抬起头,眼睛亮闪闪的,像盛着碎光,“你看我画的狐狸,像不像书里那只?”
我凑过去看,铅笔线条还带着点犹豫,却把狐狸的温顺画得很传神。
“比书里的可爱。”
我刚说完,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接着是“哗啦”
一声巨响,像是有什么重物砸在了地上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【苏木读物>】,书号:,继续阅读全文> 青春里的很多故事,都开始于某个被蝉鸣泡软的夏天,又在时光里慢慢酿成带着余温的回忆。这三十个故事,便是这样一段关于遇见、陪伴与成长的青春纪。 故事里有冒失的建筑系少年,有安静的中文系少女,有他们从图书馆的光斑里初见时的慌张,到香樟树下并肩而行的默契;有校园里的细碎暖光:篮球场上被晒烫的汽水,晚自习后共骑的单车,考试周亮到深夜的台灯,写在信纸上没封口的...